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第2页

  4.读图、分析、调查:如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由此拓展到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教师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收集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展示和交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如何保护我们当地的文化遗产"的调查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1课时

六、教学案例:

[新课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来自城市,也有来自农村的,请你们谈谈城市和农村的景观。展示城市、乡村图片。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鼓励)

  辨认城市、乡村图片,描述城乡景观差异,理解聚落概念。(完成P83活动)

[教师设疑]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聚落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小结]

  形成因素: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结合课文,分析、判断聚落的形成因素。完成P85活动题。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加深理解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总结归纳形成因素

[教师设疑]

  去过旅游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聚落特征,产生聚落建筑物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冰屋、窑洞、蒙古包

  展示开平碉楼、清远瑶族的吊脚楼

  讨论分析、归纳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的因素,根据图象分析广东民居特色的原因。

  通过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及世界其他民族特有的民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分析广东民居的特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新闻:2004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门瓮城外侧东部一段长17.3米的城墙突然垮塌引出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展示山西平遥古城图片

  培养学生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

  小结

总结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