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第3页

  培养学生结归纳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1.乡村与城市

  聚落的概念

  2.聚落与环境

  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

  3.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八、教学反馈: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 B、四川 C、广西 D、云南

  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答案:1、B 2、C 3、D 4、D 5、C

  

九、教学反思(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可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与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地景观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

  在比较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的差异时,可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地得到答案,也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各抒已见。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是上网,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来完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把重点放在了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上。

十、"活动"参考答案

P.83活动思路:1.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并描述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应指导学生自主描述照片上看得到的差异,不要求一致的答案。例如城市景观:地形平坦,高楼林立,道路密集、绿地不多,无农田、果园等。而乡村景观,建筑物分布较为稀疏和低矮,道路较少,周围是农田、山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