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豆腐颂 教案2
2018-2019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豆腐颂 教案2第2页

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

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

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

"豆腐"名称的沿革(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10节)

"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

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知道豆腐的价值",及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历史悠久,制作简易 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 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五、再读文章品味深意

1,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豆腐颂》可算是饮食小品散文,写的是豆腐,但却依托豆腐言志,即认同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征--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朴素而隽永。

2,作者出生台湾,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但从文章中你能看出她有地域的局限性吗?这看出作者有一种什么心态?

3,文中引用了几位作家的话,它们的作用何在?你对这些话又有什么独到的感悟吗?

4、真情互动 文章说:"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的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请您叙述亲身经历体验的故事来谈谈您对这段话的理解。

豆腐是柔软、平和的,那么人与人相处也应相互体谅,这正是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突出一种豆腐式的阴柔之美。而该特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豆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它寄予了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应具备谦和、宽容、容忍的豆腐素养。

六、举一反三合作探究(中国结 饺子 印章 瓷器)

如: 中国结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