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设计第2页

  独学:1.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1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2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想的?

  互学: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用一个算式表示。在纸上写写看。(一生板演)

  3.师:感觉怎样?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能把你写的算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算式与感想。

  师:看来,像这样的式子还能写很多。咦,那你能用一个式子就把同学们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和两个岁数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

  4.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汇报、交流、评价。

  师: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6.优化。A A+22表示什么?还表示什么?

  7.预设:B B+22 X X +22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A、B、X 都是表示不确定的数,A+22 B+22 X +22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

  8.师: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让我们来试试。

  群学:

  想一想,当A=1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

  当A=33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

  师:这些算式既表示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之间的关系,又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那么,当老师a岁时,同学们几岁?

  师:用a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数怎么表示?试试看。(解读一下自己写的式子)   自学探究二: 1.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分钟左右)

  独学:(1)教师: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

  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3倍。

  互学:(2)教师:假如摆x 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

  学生:3x 根。

  教师:x 表示什么?这儿的x 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3)教师:当x 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x 等于20时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群学:2.摆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如果摆x 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x 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需要8根,摆3个需要12根......

  提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正方形个数的4倍。摆x 个正方形需要4x 根小棒,这里的x 表示正方形的个数。

  (2)教师出示另一个正方形,用x 表示边长,问:这时的x 表示什么?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

  指名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 4x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x ×X =X 2

  经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