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必修二讲义: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末总结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必修二讲义: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末总结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因此,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教材P106 活动探究

  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思考。开源: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开发地下水。节流:建立大中型水库、收集雨水、雨季回灌地下水、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改良作物灌溉技术)等。

  教材P106~107 活动探究

  本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减少海洋环境污染;(3)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全民海洋环保意识;(4)健全海洋法律体系。

  教材P107 活动探究

  1.猴子能捡到易拉罐,说明该风景区存在着乱扔垃圾的现象。

  2.假如有一天猴子身边的易拉罐越来越多,其周边环境将会越来越差,并且会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3.本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尽自己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教材P108 活动探究

  1.本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的现象分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借以激发学生对生活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关注。

  2.本活动承接上题。学生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针对性措施(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治理、生态破坏的防治等)。个人不仅要积极参加有关的环保宣传和行动,还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3.本活动承接第1题。如果该地区环境质量良好,那么采取的主要措施重在预防和保护。

  4.在学校附近风景秀美的绿地开发建设化工厂是极不合理的。一方面破坏了绿地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化工厂对大气和水造成严重的污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师生的健康,因此,我们应该持反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