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生物)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生物)第3页

教

程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小先生巡视,帮助。

  

  

  提出疑问,明确

  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小

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它不仅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给予评价。 作

业   1.练习册相关练习;

  2.实验报告手册。 板

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三、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注意事项: 教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