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第3页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1、说出意思相近的词

越发( ) 河畔( )

宛如( ) 太妙了( )

2、听写词语

窗帘 不忍 纯净 视线 建造

过渡:学了课文,拉萨的天空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一)出示第一段。

1、指名读读。

2、出示有关图片,抓住"湛蓝、透亮、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这一组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拉萨天空的样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4、小组读,齐读

(二)出示第二段。

1、个别读

2、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可以读懂的: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不太好懂的地方: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一方面承接上文"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说明天与人的距离很近,另一方面,暗藏了一个比喻,蓝天像一池碧水,可以用来洗脸。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这两个对比的句子: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了"纯净";再拿"草地"和天空对比,形成了青与蓝的对照,突出了"明洁"

(三)默读第三段:

1、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

2、齐读。

(四)出示第四段:

1、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2、第一句话中你喜欢哪个词?为什么?想象读

3、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一下。

布达拉宫周围本身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高大的建筑物,有了这蓝天的映衬,就更加雄伟壮丽。如果没有这片湛蓝,你有什么感觉?

(五) 出示第五段:

1、理解: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

2、蓝天是窗帘,如果你打开这窗帘能看见什么呢?感觉怎么样?

多么神奇的地方?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1、思考后进行个别交流。

2、仔细听,认真写词语,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拉萨给自己最深的印象。

1、个别读读第一段。

2、观看有关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字,想象萨天空的样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自己想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读

学生个别读。

学生交流:拉萨的蓝天离人很近。

反复这一句话,读后结合画面交流拉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的洁净的感觉,可结合古诗《夜宿山寺》来体会这句所包含的意思。

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拉萨天空的纯净和明洁。

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想法以后,再默读第三段。最后再次地借课文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齐读第三段。

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

学生说想法,再一次领略拉萨天空的美

学生想象交流:如果没有了这蓝天的映衬,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一定会失去一半的美。齐读这一段。

齐读这一段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拉萨神圣的美

学生谈想法

通过精读感悟,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料,特别是图片,了解和感受拉萨的天空的美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