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7《烛之武退秦师》学案(2)(鲁人版必修1)
语文:4.7《烛之武退秦师》学案(2)(鲁人版必修1)第3页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5、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6、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7、本文是如何结尾的?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课堂导学】

一、检查预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史书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 》、《 》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二、课文剖析(用原文回答)

1、读第一段,思考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答:

重点词:以

特殊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有一个重要人物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答:

重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