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半棵树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半棵树 教案第3页

三、思考探究:围绕诗歌核心意象,探讨诗歌的内涵。

1、诗题为"半棵树",这是本诗歌咏的对象。先朗读,再品读全诗,然后讨论"半棵树"的特点。

答:首先从外形上看,半棵树是一个让人心惊的残缺的形象。它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长在荒凉的山丘上,生存环境恶劣。

其次,半棵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已经被劈得只剩一半,但是依然直直挺立,长满青青枝叶。

2、结合写作年代、课文导读,思考"半棵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四、阅读课本P32页《诗的意象》、P47页《诗的语言》

五、课后自己阅读本单元其他诗歌。

六、拓展欣赏: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