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第3页

 细品古诗,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1. 探究古诗前两句。

(1) 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交流: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

(3) 过度:

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2.探究学习古诗后两句

(1).抓住哪些景?(儿童、黄蝶、菜花) 

  小孩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

     交流下列词语意思和第三句句意: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2)追到没有?读第4句:

     理解:处:地方。寻:寻找。

  (3)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师点拔: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5)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板书:喜爱

  3.自由朗读,背诵古诗(约2分钟)

流程三· [达标测评] ·(10 分钟) 一. 达标归纳:

 1. 我会拼音

  宿(  )  徐(  )   篱(   )

  疏(  )  未(  )   追(   )

 3.我会填:

1.  本首诗写了__ ___ ___ ___等景物.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归纳

  这节课我真高兴,我收获了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有一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的作业我作主:

 1.基础知识:

  补充古诗

篱( )疏疏( )( )( )

( )

( )蝶

(            )

二. 分析理解我喜欢____________这句话,因为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三. 能力拓展   

学了本首古诗,再看看这首古诗的插图,你能不能编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