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铁及其化合物》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铁及其化合物》第3页

  ①驱氧法:如用同煮沸过的NaOH溶液和新制的亚铁盐溶液。

  ②隔氧法:如用长滴管吸取NaOH溶液后插入亚铁盐溶液面下加入;又如在液面上加某些合适的有机溶剂液封。

  ③还原法: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钉,或者用Fe与稀H2SO4反应新制的FeSO4溶液,生成的H2又可驱赶O2。

六、Fe2+ 与Fe3+ 的检验方法

Fe2+ Fe3+ 物理方法(观察颜色) 化学方法 加碱溶液 加KSCN 还有那些方法? 七、 Fe、Fe2+、Fe3+的相互转化

用方程式表示三者的相互转化:

注意:1.与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2.过量的Fe与硝酸作用,或在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要注意产生的Fe3+还可以氧化单质Fe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

  3.注意FeCl3、Fe2(SO4)3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剩余固体的区别。

  FeCl3溶液加热浓缩时,因Fe3+水解和HCl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Fe(OH)3,如灼烧后得到红色的Fe2O3固体。但Fe2(SO4)3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将不能得到Fe(OH)3固体。

  4.忽视亚铁盐及Fe(OH)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如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而也可能含有Fe2+。

  5.忽视铁单质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也有生成二价铁化合物的可能性。反应中若铁为足量,最终铁元素将以二价铁形式存在,因为2Fe3++Fe=3Fe2+。

八、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