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蘑菇该奖给谁》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蘑菇该奖给谁》教学设计及反思第5页

  你真是一位教育有方的妈妈,请你很有策略地问问自己的孩子--引读。

  你真是一位关爱孩子的妈妈,请你亲切地问问自己的孩子--引读。

   (2) 蘑菇该奖给谁?小黑兔抢先回答了,指名读小黑兔的话。

  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去掉提示语)去掉这部分行吗?为什么?(不行,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话。)

  告诉大家,如果把它放入文章中,通过上下文可以推测出这是谁说的,是可以不加提示语的,这叫无提示语。这是提示语的第四种出现方式。但是这里不可以无提示语,因为通过上下文我们无法推测它是谁说的。

  再看看这句又有什么变化?(去掉提示语里"得意")去掉这个词好吗?为什么?(不知道说这句话时的表情。)

  谁能把"得意"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读小黑兔的话。

  看来,提示语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是谁说了这句话,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了解说话人当时的情绪。我们一起来当回得意的小黑兔,齐读。

(3) 蘑菇该奖给谁?同学们再来看看小白兔的表现,书上用了个什么词?(难为情。) 谁能来读小白兔的话,让大家来感受到"难为情"的意思?

  (4)如果这个故事到此结束,你认为蘑菇该奖给谁?

  (5)怪不得小黑兔很"自得",而小白兔"难为情",原来是小黑兔得了冠军,小白兔落在最后了呀。

  (6)指导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5-7]

  (1)可是,兔妈妈没有马上作出奖励,而是追问--"你们今天都跟谁比赛啦?"这一次,两只小兔子又分别作了回答。谁来做小黑兔夸夸自己?谁来做小白兔"难为情"一下?

  (2)学生尝试后,进行交流:从"所有的、都"可以听出小黑兔的"得意"。一个"都"字尽显小白兔的"难为情"。

  (3)其实不仅如此,(提示语反红)提示语在后面的时候,表示紧接着上面的话,朗读时就得连接得就要紧密些。你看,这样读是否更能体现小黑兔的急迫?范读指导朗读两只兔子的回答。

  分角色朗读。(奖励蘑菇图给小白兔。)

  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8]

  (1)兔妈妈把最大的蘑菇奖给了小白兔,这是为什么呢?指名读兔妈妈的话。

  兔妈妈说这话时,是什么心情?(激动)从哪几个词语上看出的?("好孩子""亲了亲""挑出")能够读出来吗?

  提示语在中间,表示说话人顿了顿,同时还有了些动作、表情,我们读到这儿,就要缓一缓。指导朗读。

  可是,兔妈妈为什么这么激动呢?学完课文我们再回答。

  埋下伏笔,激起悬念,课堂学习时间过半,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2) 【课件出示】蘑菇居然奖给了小白兔,小黑兔会怎么想?(结合上文思考。)

  他是怎么说的?(不服气)指名读。

  (3) 【课件出示】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课文题目上面的两幅图。看到骏马奔腾的景象,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看到乌龟爬行的样子,你想到了什么?比较一下他们的速度。这样看来骏马可真是跑步比赛的【高手】啊!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小白兔和小黑兔是怎样参加比赛的(小白兔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跟平时比进步了许多;而小黑兔却跑得气定神闲、悠然自得,比平时跑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