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人民版第三课 闲话家常
八年级政治上人民版第三课  闲话家常第2页

   你们能替老大爷回信给他的儿子吗?想一想,这封信该怎么写?

  学生甲:子同志媳同志: 新时代新风尚,自己挣钱自己花。 二十年来白养大, 抚养费可不能差。-- 父亲

   2.望子成龙:重视家庭教育

  (1)优良的家庭教育传统。"养不教,父之过。"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是因为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相关链接

  

  岳母刺字 孟母三迁

岳母恐岳飞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字。

孟子母亲为使儿子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熏陶,先后从墓地边、市集迁到有着礼仪熏陶的文庙边。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误区警示:南方某省有一个少年天才, 13岁时成了一名大学生。到大二时,他又被保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少年博士,到16岁时,学校却通知他的家长,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去。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交往中行为还如同七八岁的孩子。面对心情焦虑的家长时,这个孩子却显得神情自若,因为,在他心里,学习都是为了家长,退不退学无所谓。

3.家有家规:讲究家庭秩序。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将家规与国法并列,充分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对家规的重视程度。

  (1)我国古代丰富的治家思想。他们集中体现在《礼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2)家规对治家的重要意义。建立家庭规则不仅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可以让家庭生活更加有序,让家庭气氛更加融洽。

  相关链接 家规是旧时维护家庭秩序、教育子女的一种方法和习俗。如士大夫家,就有如《朱子家训》一类的"家规"。往往立有"家规册",有的还供在祖宗堂里,有的则书成立轴挂在厅堂之上,以示家法"森严"。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4.姓名的背后

  (1)中国人的姓名也体现出家庭文化的特色。(2)中国的大家庭观念和理想的家庭模式。"四世同堂"、"子孙绕膝"。(3)中国家庭和欧美家庭的区别之一。血缘关系支持着社会运作,这是中国家庭和欧美家庭的一种区别。

相关链接 国家姓名新规定子女起名立新规父母双姓可同用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姓名不得使用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字;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符号;改名一生只有一次,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5.佳节中的家文化

春节、清明、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都是关于家的节日。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