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案第3页

导入新课 播放"神舟7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空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

提问1:刚才大家看了一段录像,这段录像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生(集体答):("神七"的发射)

提问2:"神七"的发射成功再次让世界对我们中国刮目相看,我们中国人也为此感到十分的骄傲。其实,除了"神七"以外,在刚刚进入21世纪不久,我们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上就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集体答):如,"神二""神三""神四""神五""神六"发射成功、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等。

提问3:这些成就的取得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除了这些成就外,我们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和骄傲过,你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从古到今科技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吗?

生(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集体作答):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

提问4:新中国成立后科技的振兴表现在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由此导入--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多媒体展示)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回顾旧知识,渴望新知识 以图片、影视、问题情景的形式揭示本课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归纳新知识(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完成表格中空缺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表格(附后)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完成教师设计的知识表格,作为自主学习评价的依据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检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自学检测 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根据投影表格回答,检测学生自学成果。以影视资料、图片资料为主,通过情景再现新中国尖端科技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归纳回答、强化记忆 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学生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形成对基本史实的初步掌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协作学习) 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

合作探究一: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二:"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你能列出一些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你知道"两弹元勋""导弹之父"是谁吗?

合作探究三:我们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为什么这么说?

合作探究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教法学法建议:可以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教育文化政策、人的因素几方面来分析)

合作探究五: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可以从国际地位提高、国防实力增强、促进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几方面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小组讨论、探究,展示讨论题目的答案,介绍优秀科学家的事迹,引导学生谈感受 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组研讨、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合作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原因和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增加对一些优秀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比如钱学森和邓稼先,使学生了解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勇于创造的精神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发奋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