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过秦论 教案2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过秦论 教案2第3页

【本文特点】

1、 用叙事来说理(提示:题目为"过秦论",即指出秦的过失,按常规的逻辑推理,似乎该一点点的罗列出秦的过错。因此从题目来看,它是一篇论说道理的说理文。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是不是全部都在说理呢)用叙事来说理,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2、 用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几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 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

【"请君入瓮"的故事】

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火,对周兴说:"奉令审问老兄,请老兄入瓮!"周兴吓得连忙磕头认罪。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