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第3页

  办学自主权。

  (3)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归纳总结】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1)建国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以配合生产建设。

  (2)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并基本实现。

  (3)建国后,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造、调整,培养了大批人才。

  (4)少数民族教育也得到充分发展。

  (5)民间办学加速,满足了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重点精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原因

  (1)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离不开教育的。

  (2)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3)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赖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教育的战略,重视教育,教育才能得以发展。

  课中案--合作探究·突破重难

探究点一扫盲教育

  材料: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把扫盲教育列入宪法?

探究点二义务教育

  材料一 右图为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进步的决定》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党和国家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