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 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人
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 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人第2页

 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为什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所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给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危害。所以,他们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与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的事例并不少见。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们大家都应该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什么不同呢?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呢?我们为什么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呢?这就是我们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导入第一框题教学:

创设情境:

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引导学生讨论:

同学们,这样的比赛成绩算还是不算?......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比赛中突发事故的讨论,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体育比赛可能就会发生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并自然将课堂引到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教师归纳过渡:

同学们,体育比赛要有体育比赛的规则,体育比赛才能正常进行。要是在要道或十字路口,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的"交通秩序对比插图"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