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学案第3页

答案 B

解析 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说明当玻璃被击碎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选B。

例4 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的高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Mg>Al>Ca B.Al>Na>Li

C.Al>Mg>Ca D.Mg>Ba>Al

答案 C

解析 阳离子电荷数:Al3+>Mg2+=Ca2+=Ba2+>Li+=Na+,阳离子半径:r(Ba2+)>r(Ca2+)>r(Na+)>

r(Mg2+)>r(Al3+)>r(Li+),故C正确。

金属键的形成

1.金属键的形成是通过(  )

A.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C.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金属键的形成是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选B。

2.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导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晶体内的电子在外加电场条件下可以发生自由移动

B.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金属晶体内的金属阳离子相对滑动

C.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发生定向移动

D.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答案 C

解析 金属导电的原理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故A、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