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3.2地球仪和地图》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3.2地球仪和地图》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D. 根据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

 5. 在岸边看出海的渔船总是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与什么有关 ( )

  A. 桅杆的长度 B. 船只的大小

  C. 观察者的位置 D. 所在海面的形状

 6.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 (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站得高看得远

  C. 水总往低处流 D. 日全食圆弧形

 *7. 一人准备驾车环游赤道一周,以每天行200千米的速度,他需要( )

  A. 32天 B. 200天 C. 365天 D. 20天

 8. 下列四项工作中,有一项无法靠地球仪来完成,应是 ( )

  A. 判断北京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B. 估计太平洋所跨越的经度范围

  C. 临摹澳大利亚的海岸线的轮廓

  D. 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9. 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的方法适用于 ( )

  A. 所有地图 B. 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 带经纬网的地图 D. 带指向标的地图

 10. 如果你面向南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11. 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 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真实反映

  C. 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 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12. 同图幅地图相比 ( )

  A. 比例尺越大的地图所描述的范围越大

  B. 描述范围越小的地图的比例尺越小

  C. 反映内容越详细的地图所描述的范围越小

  D. 所选择的比例尺也一定相同

 *13. 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福州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 )

  A. 150千米 B. 600千米 C. 1500千米 D. 6000千米

 **14. 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0°纬线圈的长约为4万千米 B. 所有纬线都是半圆

  C. 经线之间相互平行 D. 纬线与赤道垂直

 *15. 下面四幅平面图,大树位于学校东北方向的是 ( )

         A B C D

  

组成地壳的岩石

1.地壳是由 组成的。通常可以根据岩石的 和 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来识别。颜色、色泽、 等差异也常常用于识别岩石。

2.古生物的 或 ,被称为化石, 岩是地球历史的记 录 和 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