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教案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教案第3页



教师小结:对报警取乐、谎报警情、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等行为,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严肃查处,对当事人严肃追责;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追问】以上三则案例分别是什么违法行为?从以上三则案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的内容括三类:一是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二是侵犯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三是侵犯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反映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包括(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2)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违法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反映的是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师小结:案例一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案例二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案例三违反了刑事法

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若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