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教案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教案第2页

教师小结:机动车随意乱停乱放的影响及危害:(1)将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入口和非机动车道中间,迫使通行的非机动车只能很无奈地在机动车道上如履薄冰冒险行驶。(2)违法占用

应急车道和违章停车有时还会影响到消防车的救援,也许大家觉得这只是巧合,但在人口密度和机动车饱和度双高的大中型城市里,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度提高,一旦真的发生了,

将会导致数十人甚至更多的人无辜殒命。(3)违章停车还会使通行道路变相变窄,使其单位时间内机动车通行数量大幅下降,导致道路拥堵不堪。

案例二2013年4月,小徐向老聂借款23万元,并出具借条,承诺分期还款,2014年年底付清。不过,小徐仅还了3.1万就不还了,老聂屡屡催债未果,于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小徐还款。小徐拒绝到庭,也没有向法庭作任何答辩。2015年4月,海沧区人民法院判决小徐偿还余款19.9万元以及逾期还款的利息。判决生效之后,小徐还是没有还钱,老聂申请强制执行。小徐有

所畏惧,向老聂支付了13.5万元,而剩余的6.4万元本金及利息,小徐又玩起了拖延战术。老聂暗中调查发现,小徐偷偷把财产转移给家人了,而且他还有其他进账,属于有能力履行还款义

务而不履行的那种。

2017年3月28日,老聂再次把小徐起诉至海沧区法院。不过这回,老聂提起的是刑事自诉,要求法院追究小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后,海沧区法院刑庭和执行局的法官多次找小

徐做工作,明确告知其法律后果。(即,根据《刑法》规定,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小徐一听就慌了,他当即表示要与老聂和解,把剩下的钱都还清。拿到钱后,老聂申请撤回了对小徐的刑事诉讼。

思考:(1)从上述材料中,你看到了哪些违法行为?请指出来。

(2)你怎么看待小徐的违法行为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1)欠债不还的民事违法行为。

(2)小徐没有根据法院判决的时间按期偿还所欠债务,侵犯

了他人的财产利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案例三:2017年3月25日下午16时许,禅城公安也接到一起报警,有一位女事主称自己在某酒店门前被人当场抢走了小汽车,需要民警处置。接报后,禅城公安迅速组织多组警力到场调查。到了案发现场后,报警人张某见这么多位民警到场竟然紧张了起来。民警马上向她询问案发经过,报警人张某开始支支吾吾言辞闪烁。在民警的一再追问下,报警人终于承认自己跟老公发生感情纠纷,老公把车开走,自己一时气不过,就谎称被人抢劫,希望民警能帮她一起找车。民警听罢,当场将其带回公安机关处理。目前,涉嫌谎报案情的黄某、张某均已被禅城公安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思考:这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