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4页

第二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3.导入新课。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操作交流。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