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二 第1章 第1节 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二  第1章 第1节 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学案第3页

用微繁技术生产的苗木一般称为"组培苗"。

3.过程

选择优良母株→外植体→外植体表面消毒,接种→茎尖伸长、芽发育成茎或芽苗再生→芽苗或再生苗伸长→茎段扦插快速繁殖→伸长苗生根→移苗入土→移苗入圃。

4.特点

快速、"高保真"和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

5.应用

用于濒危植物的保存和繁殖、名稀特优植物的保存和繁殖、植物脱病毒、园艺园林苗木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

思考:植物的"微繁"技术具有"高保真"的优点,为什么?

提示:植物的微繁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亲子代遗传物质不变,属于无性生殖。

[活学活用]

下列对植物微型繁殖技术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的整个过程都要见光

B.脱分化过程中形成细胞壁需叶绿体和高尔基体参与

C.所需培养基无需加碳源

D.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

解析 形成愈伤组织即脱分化过程要在暗室中进行;愈伤组织无叶绿体;培养基中要有碳源(蔗糖);再分化过程中要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

答案 D

【点评】植物组织培养(微型繁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大时,侧重于生根;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小时,侧重于生芽。

[归纳总结]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植物微型繁殖技术"(也称"快速繁殖技术",简称"微繁"或"快繁"),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是利用离体的芽、茎等器官(外植体)在无菌和特定光温条件下,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的快速无性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