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二 第1章 第1节 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二  第1章 第1节 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学案第2页

杂种优势是指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后,所产生的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发育速度、抗逆性以及形态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杂交双亲的现象。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如马与驴的杂种后代--骡子,与其双亲相比,其挽力大、持久力强、性温顺,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子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

杂种优势具有以下特点:

(1)杂种优势不只是一两个性状单独表现出优势,而是多个性状间的综合表现。

(2)杂种优势的强弱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互相补充。在一定范围内,双亲的基因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杂种优势就越强。

(3)杂种优势与双亲的基因型纯合度有关,若双亲的基因型纯合度高,F1的优势就强。

(4)杂种优势只在F1得以表现,F2、F3等后代由于性状分离而逐代衰退。

(5)杂种优势的大小与所处的环境有关,F1个体只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表现出杂种优势。

2.杂种优势的应用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在农业、畜牧养殖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采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等,杂种优势的"保持"靠每年配制新的F1,而且制种的亲本必须高度纯合。当然,也可以利用前一年配制好的F1。

对于不是采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因为种子繁殖的后代性状高度分离),如苹果、桃、李、柑橘、玫瑰等,一旦获得具有优势品质的F1后(通常从一个很大的杂交群体中才能选择出少数单株),就可以用营养繁殖(如扦插、压条等)的方法保持杂种优势,因为营养繁殖的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知识点2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

[知识梳理]

1.概念

利用离体的芽、茎等器官(外植体)在无菌和特定光温条件下,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的快速无性繁殖技术,简称"微繁"或"快繁"。

2.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