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教学设计第3页

  第1自然段;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要立刻修改。

  第2自然段: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作品。

  第3自然段:罗丹工作完,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第4自然段:罗丹发现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里了。

  第5自然段:茨威格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2.引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阶段,结合自然段的归并,讨论划分结构段,明确段与段之间联系的必然性。

  提示:课文共5个自然段,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或较集中,没有对话之类的较多的自然段。因此,较长的自然段,很可能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有可能独立成段。

  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写了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参观工作室,并看刚完成的女像作品,以及客人对作品的称赞和主人发现作品还有毛病等。

  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写了罗丹修改女像的经过。篇幅较长,内容具体。

  以上两个自然段之间联系很紧密。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最后一层意思是罗丹发现作品有毛病;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就讲着手进行认真修改。因此,这两个自然段既可独立成为两个大段,又在内容和情节发展上紧密联系。

  第3自然段是写罗丹由于全神贯注地工作,竟忘了客人的存在。第4自然段写茨威格招呼罗丹,罗丹这才发现客人被关在工作室里了。这两个自然段紧紧相连,共同记述一件事,显然可以合并成为第三大段,进一步生动地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这可以说是第二段的发展和延伸。

  第四段即第5自然段,写了茨威格的回忆和感受:一切值得做的工作,想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显然,这是全文内容的归结。

  (四)通读课文,在质疑问难中,通过议论或查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句,解释一部分不理解和不甚理解的词语,为下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心做好准备。

  "仪态端庄",仪态,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庄",容貌、举止端正、庄重。指罗丹的作品女像的容貌、姿态等是端正庄重的。

  "杰作",指罗丹塑造的女像,是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端详",这里指罗丹仔细地看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