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4.1
2011山东省淄博六中高考政治复习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必修3.4.1第3页

4·做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保护、开发、利用,加强文化创新。

5.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一回事

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辨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则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第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主要是对文化创新而言。二者都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可以说是前后相继的过程。

 学以致用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A.正确,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正确,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错误,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错误,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北京四合院是堪称最能体现北京特色的建筑,北京现存大约2 000座四合院,其中约

600多座已被挂牌保护。这说明 (  )

A.保护古老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B.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C.是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交融的需要 D.北京四合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3.关于中国传统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它是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B.它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全面继承并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D.它凝结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4.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 中小

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对于京剧进课堂,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5.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

与2 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

这说明 (  )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④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

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

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

宣传敬老爱老等。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 (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7.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

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  )

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