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页

再将两手放松。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

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教学准备:直尺。

1.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