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井》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井》教案第2页

(明确)写出来"井"的高度自信。

  4."井"的自信来源自哪?

(明确)来自黑暗的地层。

(五)、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讨论"井""你们""黑暗的地层""垃圾"的象征意义?

  2.联系背景(课文并没有直接给出本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注意第3页右下角的诗歌创作时间1944年),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的尾声阶段,此时日本帝国主义秋后之蝗,失败已成必然。

  3.学生再次讨论上述"意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井--象征的是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

你们--象征的是日本侵略者(由1944年这个背景,以及第二节中你们在"饥渴的时候,离开温暖,前来淘汲,满面的烦忧可以推出)

黑暗的地层--社会最底层的民众

垃圾--侵略者给我们神州大地留下的创伤。

  4.讨论,这首诗在当时所能起的作用。

(明确)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去应对民族的苦难。

(六)、教后反思

这首诗歌难点是对诗句含义的理解,最集中的体现在对诗句"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的理解上。

  从学习过程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理解有困难,尤其是对含义丰富诗句的理解。我分析,学生对生活生命的具体体验缺乏敏感性,更缺乏必要的思考。所以一定要适时的加入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