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