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4.影响

  (1)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农业集体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2.形成过程: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3.表现

  (1)经济:

  ①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②国家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

  ①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②以党代政,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

  (3)思想文化:

  ①个人崇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

  ②思想文化体制: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4.特点: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

  

  

  

  

  

  [轻巧识记]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易错提醒]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资本主义包围和内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建立的,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