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七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概念阐释]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名师点拨]

1.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端

(1)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而且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财政支持。

 (2)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3)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3)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1.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3."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