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项链 学案(1)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项链 学案(1)第3页



【 课后拓展】

1.鲁迅称赞《项链》"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请以《项链》为例,谈谈对小说创作技法中铺垫与伏笔、线索、波澜、空白的理解。

  

2.《项链》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发挥你的想象,补出作品留下的空白。 并谈谈使用空白艺术有什么好处?你能从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再举一例吗?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 预习自测】

1.明确:(借项链--丢项链-- 赔项链--识项链)

2.明确:"项链"是小说的情节结构线索。

序幕:写梦想

开端:收请柬

发展:借项链

高潮:失项链

余波:还项链

结局:还债务

尾声:明真相

明确:(1)借项链时,女友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2)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表明项链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3)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薄",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这就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这样描写就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深思。高潮迭起,动人心魄。

【 当堂检测】

1明确:借项链前--梦想痛苦    得到请柬后--高兴懊恼发愁

  借项链时--郁闷忧愁惊喜激动   舞会上--陶醉发狂   舞会后--急着逃走闷闷不乐    丢项链后--发慌狼狈 惶惶不安 害怕

  还债阶段--英勇无畏    十年后再遇--激动坦然

作用:1.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主人公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

   2.顺逆交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明确:勤劳节俭、坚韧不屈、诚实守信。或爱慕虚荣、贪图享乐、轻浮浅薄。

【 课堂探究】

1.明确:(观点一:"虚荣说"爱慕虚荣是玛蒂尔德性格的第一内涵。她不满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