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教案第2页

  (一)、按照示例在文中或过去学过的文中找出相关的例子,进行归纳积累。

  1、重要实词:除、右等。

  2、通假词:陵等。

  3、词类活用:

  名作状:貌等。

  名作动:道等。

  4、一词多义

  使北营(使: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使者)

  5、古今异义

  无聊:(古义:没有依托。 今义:单调,没有价值)

  6、特殊句式

  从文章中找出"为......所......"的例句

  为巡船所物色("为"表被动)

  教师发下练习纸,让学生试着找出即可。

  (二)逐句翻译后并复述

  (三)、归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教师明确:

  第一节:出使元营的背景。

  第二节:在元营不辱使命、捍卫国家尊严的经历。

  第三节:被驱北上,隐忍以行。

  第四节:北行途中逃脱的行程。

  第五节:痛定思痛,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

  第六节:说明诗集的内容,阐述保存并结集的目的。

  第七节: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

  第八节:交代写作的时间和诗集的集名。

  三、细读课文,逐段分析

  1.讲读第1自然段。

  教师先列出问题(1)(2)(见下文),要求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