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第4页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讲解,导入新课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1、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2、认识生字"忘、挖、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视频《吃水不忘挖井人》听课文范读,再自由读课文。

之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意图: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

3、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4、出示生字卡片。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5、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

三名同学读课文,教师相继范读学生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

3、想象、扩展

为什么要挖这口井?

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一块石碑?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

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以上过程结合动画课件《吃水不忘挖井人:生字学习》辅助进行教学。

六、总结、作业

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

   板书设计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 沙洲坝 江西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小结和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好处的课文,由于文本资料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我让学生先了解沙洲坝的地理环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大声朗读,想象沙洲坝人民没有水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再让学生联系自我的生活实际谈谈缺水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然后抓住"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让学生想象情境,练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