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卡罗纳》教案第3页

  一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意大利的小男孩,他叫卡罗纳,是一个遭遇不幸的孩子,大家是如何对待他的?大家的言行会让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二 感受不幸

  卡罗纳遭遇到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的呢?

  读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谈谈体会。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通过"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两腿不稳"可以看出,妈妈的去世让卡罗纳伤心到了极点,他不断地哭,晚上梦到妈妈,睡不好,他十分伤心、难过。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从下文中可以看出卡罗纳走进教室又想起妈妈,妈妈以前总来送他上学,关心他的学习,现在他失去了妈妈对他的关爱,非常难过。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一个细小的情节都会刺激卡罗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妈妈太爱他了,他也太爱妈妈了,妈妈的去世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

  教师总结学习方法:请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体会人物的感受。

  读出卡罗纳的伤心、痛苦。

  教师:这么伤心,这么可怜,是因为卡罗纳失去了妈妈,遭到了不幸,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三 感受幸福

  再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用心去感受,画出有关语句,谈谈你的感受。(继续依据分析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方法加以体会。)

  交流参考:

  1.他得到老师的关心,所以是幸福的。

  (1)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2)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拉卡罗纳到胸前,鼓励他从痛苦中站起来,要坚强。

  2.他得到同学的关心。

  (1)他到校后,大家听从老师的教导,庄重严肃,没有人放声大笑。

  (2)当他在课上大哭时,"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放、贴、别哭了",简单的动作、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我"对卡罗纳的关心,卡罗纳感受到了,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但他把手放在了"我"的手上。

  (3)当妈妈接"我","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时,"我""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我"这个举动,对卡罗纳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他感受到失去了妈妈,并没让他成为孤独的人,他得到了"我"的关爱。

  3.他得到了周围人的关爱。

  (1)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2)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周围所有的人都关注卡罗纳,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勾起卡罗纳的回忆。

  教师:这同情、怜悯包含着周围人对卡罗纳深深的爱!

  配乐读全文。

  四 总结

  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样给予他们关爱呢?也许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挽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就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人的关爱下,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小结与反思:   这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部分,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指导学生一步步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教师可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献出自己的一份份关爱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