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7纪念刘和珍君
【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7纪念刘和珍君第2页

第三、四、五节:集中叙写了有关刘和珍君的事情;

第六、七小节: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关于文中刘和珍的形象:

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3、文章的写作目的:

㈠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㈡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