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第4页

  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

  依据上述材料:思考苏联对农民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

  生:讨论回答:苏联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只能通过高积累来获得资金,一方面征收农业税,另一方面用高价出售工业品、低价收购农产品的多收少付的办法向农民征收一笔额外税,以加快资金积累。产生的影响是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师: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生: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建立。

  师:指导学牛看教材插图,概括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生: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师: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斯大林体制有哪些表现?

  生:政治上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牛活上形成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社会风潮;用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思想和学术问题,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性。

  师:显示资料:

  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着很大的弊端,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错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生:分组讨论,逐组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