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枫桥夜泊》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枫桥夜泊》教案第2页

      4.质疑答疑。

   5.同桌互相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6.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读课文,深入领会。

   1.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

   2.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

   3.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

   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

   5.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6.说诗意境,加深领会诗表达的感情。

     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

   7.根据对诗歌的领会,再诵读。

   8.评议、指导。(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