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能因为它是新型的,就盲目地推崇,也不能因为它的不足,就拒绝舍弃。值得思考的是,网络作品参差不齐,有的歪曲历史,胡编乱造,甚至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其中,这对于还不具备辨识能力的同学们来说,难免是一种误导甚至带来毒害。因此可以把网络阅读当做一种爱好,而不应该作为一种主流。真正的阅读是需要走进文字,让文字启迪智慧,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聆听伟人的教诲,品味先哲的思想,领略山川名胜,感悟人生真谛。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让阅读点亮你的人生。

三 课堂小结

全班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作一个总结发言,评价学生的讨论与发言的情况,并谈谈自己对读书问题的看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展的"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都进行得非常精彩。可以看出,你们在这项活动中预备得非常充分,也非常投入,你们真的很棒,老师为你们喝彩!老师也看到了部分同学终于克服了以往胆怯的毛病,能勇敢地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还有第三组的同学,精诚团结,踊跃发言,见解独特,展现了力求上进的好风尚。可以获得本次活动的最佳组合奖。让我们用掌声祝贺他们!

同学们,"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佳的读书时光。读书可以充实你的思想,丰富你的情感,改变我们的人生,是我们通向理想的桥梁。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的教学构思主要围绕两个目标来展开: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形成自己的读书风格,养成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积淀文化底蕴。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板块。三个活动的内容一脉相承,互为渗透,前后映衬,浑然一体。而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活动板块之间的穿插牵引和营造课堂氛围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再辅以老师对学生的适当评价,使整个课堂有松有弛且有序,学生也在快乐的参与中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以及读书的乐趣。

但是,由于在教学预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能力还较弱这一学情特点,因此在 "交流与讨论"这一环节中,很多学生面对"如何看待网上阅读"这一议题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基本上是附和其他学生的观点,再加上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没有协调好小组之间的对接,对学生的分工也没有具体明确,导致这一环节有些仓促和凌乱。

另外,本节课虽然突出了活动课的"活动"特性,但并未完全凸显"语文性"。如果在"展示读书卡,好书大家分享"这一环节中,教师若能结合多媒体再给学生介绍更多的名著知识,让阅读经典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方式,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个性、塑造人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