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导学案(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导学案(一课时)第2页

独学:读一读:快速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互学:议一议: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情况。

群学::探究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结: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自学探究三: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5分钟左右)

独学:读一读:快速读课文。

分一分:给课文分段。

写一写:写出每段的段意。

互学:议一议:小组交流汇报,分段情况。

群学:探究怎样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5):写三个牧童清理了一个不涌泉水的老泉,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

第二段(6-15):写一位神秘姑娘引导三个孩子寻找"幸福的什么"的答案。

第三段(16-22):写三个牧童在智慧姑娘的引导下寻找幸福并体会到了十分是什么。

第四段(23-26):写智慧姑娘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自学探究四:学课文,体会含义。(5分钟左右)

独学:读一读:快速读课文。

想一想:(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做了什么?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来的?

互学:议一议: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

群学:"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怎么理解这句话?

小结: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