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学案(3)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学案(3)第3页

  诗歌鉴赏不能"以译代析"

  "以译代析"即只是对诗句做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答题,这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答题要求。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鉴赏诗歌时往往有解释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解释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没有提炼概括,更没有针对题目要求的深层次探究。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可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②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③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结合第(1)题对诗歌意象的赏析,再加上相关的历史常识,这两首诗的情感还是不难概括的。

答案: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再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

★(对应景物形象)(1)"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的景象,与《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描绘的景象有何异同?(5分)

答:

答案:两个作品都描写了秋日"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自己的哀愁。康词描写了夕阳西下,北雁南飞,浩荡的渭水滔滔东流的肃杀而壮阔的景象。马曲描写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