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科版生物必修三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教案
2017——2018学年浙科版生物必修三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教案第3页

讲述: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的数量。

邀请:你能说出种群密度的单位有哪些吗?你能对某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描述吗?种群密度有什么特征?你能举例说明吗?

讲述: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设疑:你能根据叙述总结成一个公式并用来解决下列例题吗?

例: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

点评:及时肯定表扬 记忆,思考,看书,讨论,回答问题。

答:(个/m2、km2、m3)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公式:

标志数

重捕数

重捕标志数

=

答案:N = 88只 培养学生书写和语言的规范意识。

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与数学学科相渗透,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通过正确解答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满足感,更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 布置任务:研究性课题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还有哪些?

具体操作方法如何?

课后分小组学习,搜集资料,讨论,交流。

使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培养获取信息、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看书,找到有关概念。

例如,某个和平鸟种群的出生率为每个雌鸟每年出生出7.8个雏鸟。

设疑:你如何理解7.8这个数字?

提问: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有何意义?你现在能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了吗?

注意:迁入和迁出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它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强化知识,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