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小数的意义(二) (总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第4-5页小数的意义(二)

教材分析:

在上节课学生借助分数直观图,即面积模型初步体会了小数与十进分数关系的基础上,本节课教科书创设了长度和质量两个测量活动情境,主要是借助测量活动中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成较大的度量单位,体会小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长度和质量两个单位也不陌生,本课学习起来较轻松,不过要注意质量单位的转化。

教学目标:

1、 结合测量长度、质量等活动的具体情境,体会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的度量单位是产生小数的现实背景。

2、 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探索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 把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

教学准备:

刻度尺、PPT课件

媒体说明:

资源类型 内容 作用  图片 放大的刻度尺及天平图片 清楚的表示单位进制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观察课本第4页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会测量吗?请同学们把你测量到的班级黑板的长度汇报上来好吗?

二、汇报交流,探究方法

1、学生汇报课间测量到的数据。

  黑板长2米,又多出36厘米。

  学生观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发现单位不同后,学生思考:怎么办?

  当学生提出将单位统一后,学生尝试将测量结果换算成以"米"作单位的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单位换算。然后抽上组汇报,老师讲评。

  师总结:由于米、分米、厘米都是十进制的,所以可以直接用分母为10或100的这种分数来表示,或用小数表示。

三、知识延伸,举一反三

  师: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学生自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抽生汇报,教师讲评总结。

四、拓展延伸,生活应用

  学生完成第5页练一练1、2题,教师讲评。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找一找生活中需要进行的单位换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小数的意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