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第3课:短诗五首》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第3课:短诗五首》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的样子。

  【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谎言】骗人的话;假话。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味。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一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2.《萧红墓畔口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伤逝之作,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情感与怀念,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与反思。

  3.《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红山茶"的隐喻,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红山茶之花性花品,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戴望舒这样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放置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

  4.《断章》一诗有什么样的哲学深思?

  【交流点拨】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

  5.《风雨吟》一诗中的动与静是怎样结合的?

  【交流点拨】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节两行是动,是"卷""奔";第二节是静,是两个"如"。

  步骤二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试着赏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点拨】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二、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三、.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的个性化解读特点。

  连环

--仿卞之琳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