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秋声赋 教案(1)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秋声赋 教案(1)第2页

有动于中(中同衷,内心)

4.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古义;自然。今义:天空)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5.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

春生秋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6.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的,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现在来回答一下,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明确: 1-2节

三、研读课文第一节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

明确:秋声

2.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秋声的?

明确:比喻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化虚为实的手法)。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从这些秋声的"形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秋声的什么特点?

明确:悲

四、研习第二节

1.第一段是写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提示: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2层)

明确:对"秋之为状"的描绘和对秋的议论

2.第一部分是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