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教案
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教案第3页

现明显的配置分层现象。

展示"校园或周边拍摄的绿地照片",分析群落水平结构。

1.绿色草坪在高楼或树荫底下为何生长不良?

――光照不足。

2.棕榈周围有较多幼株而蒲公英却遍地都是,原因是什么?

――种子的传播途径不同。

3.不同土壤或不同湿度环境生物分布相同吗?

――不同。

总结:土壤、小地形、风和火等环境条件和其他生物的影响,都会影响生物的水平格局,使植物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这一切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空间异质性是指空间的非均一性,即不同地点的环境条件不同。

【板书】水平结构: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举例:蝙蝠、蛾蝶类动物会随昼夜变化它们的活动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温带植被在不同季节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受昼夜变化光照的影响,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

【板书】时间结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包括昼夜变化、季节变化等。

师生举例:猫头鹰夜间活动,候鸟的迁徙、变温动物的冬眠等。(通过师生讨论举例并分析例子来突破难点)

阐述群落的季节性也决定于植物与传粉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在各种植物争夺传粉动物的自然选择压力下形成的。植物形成一定的开花期,有利于增加它们异花传粉的机会,同时也会减弱植物之间为争夺传粉动物而进行的竞争。

总结:研究群落,既要研究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还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的结构,以及各物种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群落演替等内容。

【达标测评】

1.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