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案第2页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问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哪些内容呢?想想你每天都需要些什么?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对这些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有四位同学再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由他们来给大家讲解这节课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把课堂交给他们吧!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由四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图片,在我的帮助下制作了PPT课件,来给全班讲授新课

【二】新课讲授

分别由四位同学来对本节课进行讲解

一、服饰的变化

用多幅图片来展示服饰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1)男装的变化:长袍马褂→流行西装和中山装、 列宁装、"干部装"

◆合作探究一: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

①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

②袋盖为倒立的钢笔笔架,寓意以文治国

③胸前五颗纽扣,指五权分立,即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

④袖口三颗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2)女装的变化:宽松肥大→流行旗袍、连衣裙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50年代,由于中国在经济、政治领域深受苏联影响,流行的时尚是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60年代,"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 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3、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精神生活的丰腴,着装也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即: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合作探究二:以女装的变化为例,归纳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宽松肥大)、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称身适体、方便(短袍窄袖)、平民化转变。

二、饮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