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2、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本组课文时,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是本组课文的第三篇文章,学生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已初步了解学习写景的文章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点来描写,学习作者有序的观察方法和积累优美的语言,因此学习这课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3、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训练,积累语言(有关四季美景的语言)

学生轮流主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孩子们,上课之初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2、出示课件,一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图片,并配上一段轻音乐,边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

瞧,春姑娘来了,给树木披上了绿装,积雪融化了,流进了小溪,夏天来了,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花儿也比赛似的开着。秋天呀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它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落叶跳起了迷人的舞蹈,冬天是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踏着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