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案第2页

  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人物评价、问题比较、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重点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别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各有成败,深刻了影响了苏联的局势,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这三位领导人的改革。

  板书: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学生回答:主要特征: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存在的弊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教师讲述: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板书:一、赫鲁晓夫改革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一上台就以革新者自居,他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批判,矛头直指斯大林。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做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在总结报告中,赫鲁晓夫就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如反对工资的"平均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和平过渡"理论,等等。大会闭幕当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做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教师提问: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中心是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赫鲁晓夫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