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下(2013审)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人教版(新)  四下(2013审)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第2页

如:(1)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31+25=25+31

(2) ○○○○

○○○○

4×2=2×4

交流:从这些事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只予以肯定,但不作探索)

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我们猜想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2)观察不同的表示方法:等式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如:○+□=□+○中, "□"和"○"代表什么?(代表任意不同的数)○+□=□+○又表示什么呢?......

(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在数学中称为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三)应用,巩固新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①( )+165=165+35

② 1013+214=( )+( )

③ 80○50=50○80

④ 48+29+52=48+( )+( )

⑤( )+( )=( )+( )

(1)自主练习。

(2)交流:第④小题中有三个数,还能利用加法交换律吗?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完善加法交换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最后一题:可以怎么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抽象,渗透符号化思想)

2、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讨论:对加法验算时,我们用什么方法?你知道这是根据什么吗?

(2)小结: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总结,引申定律

1、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40+56=56+40

┆(学生举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